【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拜登先生,不要再对中国说狠话了。”在拜登政府上台后中美高层首次面对面对话当地时间19日结束后,《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劝诫拜登政府应重新建立中美互信。虽然中美高官的阿拉斯加对话在开场白阶段火药味十足,在会后也未发表联合声明或举行联合记者会,但对话的结果似乎远好于一些西方媒体事先预料的最坏情况。中美都表示对话是“坦率的”,而且都提到了寻求或扩大“合作”这个词。中国官方媒体在对话后的新闻稿中总结了 “双方”同意、希望或致力于合作及探讨的8个领域,美方的媒体声明中也宣称“在伊朗、朝鲜、阿富汗、气候问题方面,我们有利益交集”。国际舆论更关注阿拉斯加对话后中美关系未来将怎么走,将会对世界局势产生何种影响。美国国务院称,国务卿布林肯22日前往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外长会议,他将与欧洲伙伴磋商如何应对美欧共同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同一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将出访中国。俄外交部称,俄中有意进一步密切协调外交步伐,主张基于人类利益休戚与共以及以法律为基础互惠合作的原则建立多中心和公平的世界秩序。
双方都称对话是坦率的
当地时间19日,中美高层官员自拜登上任以来的首个面对面会谈在安克雷奇结束。对话结束后,双方分别接受了媒体的短暂采访。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一如之前外界普遍预料,中美高层对话结束后没有发表联合声明。双方表示他们坦率表达了不同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表示,双方进行了坦诚、建设性交流。这次对话是有益的。他同时表示,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重要分歧。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则表示,中方是抱着诚意来对话的,因为对话总比对抗好,但对话必须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来进行,不能单方面拉单子、提要价。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对话会后则称,美国通过此次会谈,对新疆、台湾和香港等问题向中国表达了美方的深切关注。他称:“毫不意外的是,当我们明确而且直接地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得到了防御性的回应,但是我们也得以就一个广泛的议程进行了很多小时的非常坦率的交谈。” 布林肯说:“在伊朗、朝鲜、阿富汗、气候方面,我们有利益交集。”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说,美方将基于这次会谈的情况,在与盟友和伙伴进行磋商之后决定下一步的措施。他称,在从伊朗到阿富汗的一系列问题上,美方会通过正常的外交渠道继续与中国共事。
“美国之音”称,美中双方最高级别的外交官在会谈开始爆发的争吵引起外界对未来美中关系走向感到担忧。不少人甚至担心,这次会谈可能难以进行下去。然而,从会谈开始时针锋相对的争吵到会谈结束时双方作出“坦率”“建设性”,甚至是“有益的”和“达到了目的”等评价,这中间的跨越之大实在超出人们的想象。
报道称,目前舆论对这次对话将会对美中关系产生何种影响众说纷纭。乐观派认为,两国接触比不接触要好。拜登上台后改变了特朗普执政后期两国各种对话平台全部关闭的状况。这次两国高级官员会谈虽然进行得颇为艰难,但毕竟是一个开端。只要坚持沟通就能够避免误判,这对稳定双边关系是一个利好消息。
“中美高层对话的实际进展可能比公众看到的更好”,“德国之声”称,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国防部长的科恩认为,美国总统拜登将会“有利于双边关系的发展”,尽管目前双方可能都是“拿出较为冷淡的一面作为开场”。现年80岁的科恩是通过视频连线参加20日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做出上述分析的。曾在美国政府任政策顾问的凯雷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鲁宾斯坦也在该论坛上表示,中美高层对话未对外公开的部分,实际上进行得要比公众所看到的更好。“这其实是好事”,鲁宾斯坦说,这就意味着双方都在幕后进行工作,以便在未来“能够达成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成果”。
“120年天翻地覆”
“120年天翻地覆”,《韩国日报》21日称,在中美对话会后,具有象征意义的两张图片成为中国网络的热点,一张是1901年包括美国在内的11国列强逼迫中国签署丧权辱国《辛丑条约》的场景,另外一张则是120年后的中美对话会上,杨洁篪训斥美方“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报道称,这次会谈的第一个成果就是中国显示出可以平视美国,这与日本首相菅义伟日前对来访的两名美国高官“卑躬屈膝”形成鲜明对比。第二个成果是中美避免了战略误判。中方通过此次会谈,在主权、核心利益、中华民族尊严等方面给美方再次画下红线,对内对外展示了强烈的存在感。第三个成果就是中美关系并没有完全破裂。虽然双方在会谈开始时唇枪舌剑,但仍旧为后续对话留下余地。
报道还称,中国在美国拉紧对华包围网的过程中也有收获,那就是韩国和印度在美国施压下仍不愿意指名道姓直接针对中国,这意味着中国的邻国并不愿意“选边站”或过度刺激中国。随着美国对华战略出现漏洞,中国的对美协商力正在提高。
美国媒体关注到新华社的报道中提及的双方同意、希望或致力于合作及探讨的8个领域。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称,经历过充满火药味的会谈之后,中国官媒称中美“双方均致力于加强在气候变化领域对话合作”及在其他一些议题上进行探讨。这一迹象表明双方的会谈取得了进展,尽管很小。报道称,中美两国决定建立一个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并就促进使馆和包括媒体在内的其他团体之间的交流等进行了商谈和讨论。
“拜登先生,不要再对中国说狠话了”,《纽约时报》19日称,拜登政府没有改变特朗普时期的混乱对华政策,美国应该采取措施缓解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文章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美国应恢复富布赖特奖学金等交流项目;停止污名化孔子学院;允许此前被特朗普政府驱逐出境的中国记者回到美国;取消限制中共党员入境的做法;邀请中国重新开放中国驻休斯敦领事馆。文章称,尽管这些都是微小的举动,但对建立中美互信很有意义,能够为解决更加棘手的问题铺平道路。
“中国戳中美国的伤口”,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称,美中之间的地缘政治争端将是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段内的主要矛盾。不过,即便在剑拔弩张之下双方依然有合作空间。世界期待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展开合作。美方认为自己的开场白将令中国无话可说,但中方全面驳斥了美国自认为仍能充当“世界民主灯塔”的论调。报道称,特朗普执政的四年损害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中国外交官清晰地展示了北京对于“东升西降(即东方崛起、西方衰落)”的新自信。
中俄协调外交步伐
“在拜登努力希望重新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之际,美国同两大地缘政治对手的关系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美联社称,过去一周来,拜登政府对中国和俄罗斯采取了非同寻常的强硬立场。拜登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是“无情的杀手”,美国高官在对话中对中国一系列问题大加指责,莫斯科和北京都进行了强力回击。报道称,布林肯在参加完美中高层对话后,22日将前往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外长会议。美国国务院称,布林肯将强调拜登政府“加强跨大西洋联盟和通过北约重振美国与盟国关系的决心”,讨论“如何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应对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全球挑战”。
同一天,俄外长拉夫罗夫将出访中国。俄新社称,俄中外长将讨论两国战略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并为纪念《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筹办高层会晤和庆祝活动等事宜。两国外长还将就国际事务中双边协作交换意见。俄外交部称,两国在多数全球性问题上持相近或一致的立场,有意进一步密切协调外交步伐。两国外长会晤期间将发表一份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联合声明。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主席塔夫罗夫斯基表示,拜登针对普京的言论以及美方在对话中对中国表现出的无礼都表明,美国无论跟谁都不会进行平等合作。“俄中外长当然将讨论美国的问题。但最主要的是加强双边关系,即军事、经济、政治关系。如果我们变得强大,并且协调这些力量,那么美国将不得不买账,停止蛮横无理的行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