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一个留守儿童在面对春节返程的妈妈时,抓着头发不让走,并且哭得撕心裂肺,可最终还是被家里的老人拉下车,按照“当事人”(孩子和母亲)家属的说法,孩子的父母在浙江杭州打工,难得回家一次,所以孩子的情绪有些激动。
要知道,“这一幕”绝非是春节返程的独响,可既然能被推上“热搜”,就足以实证其中的内涵不只是“此景此情”,更多是对背后维艰生活的心照不宣。说到底,如果当事母亲有可选择的余地,她又怎愿意将孩子抛在老家远走异乡呢?
很多时候,“第三视角”里的感动,不过是对“亲缘之别”的某种审视,而非是感同身受。这导致当事母亲“追求未来小确幸”的信念,以及当事孩子不愿离开母亲的悲苦,往往会被严重打折,最后走向结构性的“母子情深”。
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类似场景的审视,我们更愿意以“这就是现实”去弥合,以至于在理性压倒情感的过程中,“孩子的感受”会被彻底忽视。甚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留守儿童根本没有选择余地,只能以绝望的心境去等待再次重逢。
普遍而言,在这种“亲缘之别”的实践上,不是言语的哄骗,就是强行的分离。坦率地的讲,奔走异乡的父母应该都是爱孩子的,并且也是充满责任心的,然而,他(她)们之所以会如此“绝情”的把孩子留在老家,除却无法让孩子在异乡过得更好,更为主要的是不想让孩子看到自己在异乡打工的辛酸。
因为所有在异乡打拼的人,只有彻底扎下根来,才会把家人接过去。并且更为残酷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究是城市的过客,他(她)们的打拼只是为以后能在老家过得更好,或是将所有希望押注在“下一代”身上,而他(她)们唯一能透支的就是“陪伴”。
只可惜,绝大多数时候,留守儿童是理解不到这个层面上的,只有他(她)们真正自主面对生活的时候,才会有所感触。这导致当下的感受很容易沉积为成长中的阻力,以至于留守儿童只有人过中年之后,才可能彻底消解掉过往的悲苦。
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讲,只有奔走异乡不断劳作才能看到“生活的希望”(个人尺度下的生活发展空间)。而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除却生活在别处,同时也发生在未来,比如经济条件好一些后,要如何梳理生活秩序。
可事实上,所谓的期许总是在不断变化,这导致“生活在别处”和“发生在未来”永远在计划当中。但是,这对于不少人而言,又是没有办法的言说,毕竟就人生逆袭来讲,也只是个别人的幸运,而对于绝大多数打工人,能守住自己的工位往往也需要拼尽全力。
另外,就家属以视频的方式记录“妈妈春节返程孩子抓着头发不让走”的场景,应该只是为记录而记录,也就是记录“孩子的激烈反应”而已。至于亲缘离别背后的真正残酷,基本上是不会去主动触及的,甚至永远也不会去触碰。
因为就国人来讲,是不善于表达情感的,可能彼此都很爱对方,但是永远也不会说出口。就以“妈妈春节返程孩子抓着头发不让走”事件中的母子来讲,可能母亲在跟孩子分离的时刻会表现得很轻松,甚至面带灿烂的笑容,但是车子走远后,又可能会瞬间崩溃、放声哭泣。
不得不说,留守儿童的背后,远走异乡的父母更为不易。他(她)们虽然总是被指责不那么负责任,但是还是要更努力的打拼才好,只有如此,才能尽早的洗刷掉狠心的底色,重新进入小确幸的图景,被谈论,被提起。
与此同时,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见得都要去和解,有的只能成为某种悲苦被不断回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留守儿童不仅在当下不会理解父母,可能就算到了理解父母的年龄,更多也只是理性层面的和解,而回到精神世界,可能还会追问:为何你们那时把我留在老家?
所以,有时候就亲缘是非而言,从来都不是包容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涉及恩怨是非,永远都是“需要你的时候,不在场留下的遗憾”。虽然作为当事人来讲,总能找到自己的弥合理由。但是时光既然过去,就意味着永远过去,那时的感受无法找回,就意味着误解永远被凝固。
并且对于个体来讲,各自的家庭处境又不太一样,所以即便谈论“留守儿童”的课题,也只是能得到“正式的答案”,而“正式的答案”,多半不是“真确的答案”(真实而确定的答案)。所以,即便“热搜”对“妈妈春节返程孩子抓着头发不让走”打上“留守相关的标签”,但能窥见的真实,还是较为表面和片面的。
文章评论